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

誰是慣老闆?一起來認識他吧

最近參加了幾場媒體講座,覺得都相當有趣。而今天(2017.08.12)到場分享的是來自台南正興街的正興聞主編高耀威。其中分享了他到正興街經營服飾店之後開始從事社區營造的始末,而《正興聞》也從此而生。正興聞與其他刊物不同的是,其中載述的都是正興街上的大小人事物,是不折不扣的地方誌。

正興街商圈

正興街商圈是台南中正商圈的一環,除了正興街商圈,知名的國華街、海安路商圈也都包含在中正商圈內。正興街長約四、五百公尺,街上開了十幾間知名品牌商店,與知名美食數十家。

社區認同與營造

正興聞總編高耀威是在數年前進駐正興街,在幾年內與周遭居民與街民深入的互動,
還聯合推出一些商品,還誕生了吉祥物『正興貓』,社區認同度也持續上升。幾年內社區活動越來越多,其中包括社區街民們團體旅遊、聯合尾牙,甚至舉辦晚會,邀請知名歌手來到現場獻唱。正興街商圈可說是社區營造的典範。一個社區的團結力與社區自我認同,代表的是該地的發展力,也是找回商業榮景的關鍵。

社區

正興聞

在正興街社區發展的過程中,經費肯定是重要的,但經費要怎麼來呢?高耀威談到,若請社區朋友們每個人都捐錢,難免會導致一些爭議,畢竟不是所有街民都有同樣的收入,店租也都不盡相同,大家要怎麼給錢才能才公平呢?所以,談錢的話肯定有爭議,不如大家都來出出力吧,《正興聞》這個社區刊物也就這樣誕生了,透過這個刊物發售得到的收入都將成為社區經費。其中,社區朋友們提供的商店經營心得、店面特色與社區生活都是正興聞內容的一部分,再透過社區中有攝影長才與美術編輯專業的朋友進一步將內容編輯修繕,這樣一本刊物就出爐了。

其中令我感到特別的,大概就是,原來在這個年代出了政府自己發行的刊物之外,還是有地方誌存在,我想這在遙遠的未來會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文化資產,儘管高耀威不斷地強調這本刊物是世上「內心最澎湃,事業最狹隘」的刊物。

所以呢?又怎樣呢?

高耀威在正興街所作所為,好像讓正興街走向一個新的未來,但一個社區的興衰是不是真的能掌握在這些凡夫俗子的手中呢?就算社區中的人對社區認同了,對社區中的其他人更加認識了,又怎樣呢?會更團結嗎?

社區認同影響的,不外乎就是社區發展。當社區中的居民對社區不認同,就像一團散沙,很難去跟社區中的其他人形成共識,又怎麼去談建設的事呢?我想這可能就是都更窒礙難行的原因之一吧,總是會有不認同社區的人成為社區發展的阻礙,也許這就是現實。

先認同自己周遭吧

正興街這個分享讓我覺得很有意思,讓我開始思考自我認同這件事或許就是台灣無法再造經濟奇蹟的原因,當我們都不認同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又怎麼會想為居住的地方努力呢?那這個地方又怎麼會變得更好呢?

然而在這個年代,台灣人連對自己的國籍認同都有很大不同,更不用談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了。那我們該怎麼辦?或許像正興街一樣,先從社區認同做起,會是個解

留言 (1)